尊龙凯时




安徽:智能转型 新赛道彰显建造新作为
发布时间 :2024-10-14  浏览 :592

近年来,安徽省积极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,加速布局智能建造新赛道 ,以建筑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为目标 ,以合肥、阜阳、蚌埠扎实开展国家级 、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,在政策标准、试点示范、产业培育、人才队伍四个方面力求突破,加快形成建筑业新质生产力 。

 

坚持政策先行 构建创新型政策扶持体系

 

以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、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 、规范严谨的行业标准,支持安徽智能建造水平提升。

一是完善产业发展顶层制度设计。安徽省编制出台《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》等政策法规,将智能建造纳入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工作体系 。2023年,合肥市出台《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》,印发《合肥市2023年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推进工作要点》,将智能建造纳入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目标考核体系。

二是细化配套政策法规体系。制定工程建设、土地规划、财政金融等智能建造支持政策,对实施智能建造的工程、企业在评优和信用评价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。以合肥市为例,将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纳入高品质商品住宅规划建设标准 ,作为商品住宅用地“竞品质”出让加分项之一;对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的工程项目 ,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市优质工程奖。

三是给予智能建造资金支持。对合肥、阜阳 、蚌埠3个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给予每个城市500万元资金支持,同时对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建筑企业给予财政激励。其中 ,合肥市对建筑企业实施智能化 、网络化 、信息化转型升级的项目按投资额20%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 。

 

坚持试点示范 构建标杆型安徽建造样板

 

一是开展省级试点城市新示范。2024年,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在合肥 、芜湖、亳州三市开展首批建筑产业互联网试点城市建设,促进行业数字转型。在合肥市开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试点工作 ,探索BIM(建筑信息模型)协同、建材物资集采 、供应链金融等新型产业组织模式。

二是科学布局试点工程项目。开展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工程项目建设 ,已评审确定29个项目为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工程。推动智慧住宅示范项目建设,已认定5个省级智慧住宅试点城市,遴选首批12家省级智慧住宅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并授牌。去年,全省智慧住宅项目开工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  ,超额完成30万平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。

三是制定智能建造标准规范。开展智能建造相关标准 、技术导则研究和编制工作。目前,共启动《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通用技术标准》《合肥市智能建造技术指南》等5项省、市级智能建造标准 、定额、技术导则编制工作,已颁布实施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》《智慧住宅工程建设标准》等11项省、市级智能建造领域地方标准,为持续健全标准规范 、推进标准化设计,提供有力支撑。

 

坚持靶向突破 构建支撑型产业发展体系

 

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抓手,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,加快构建特色鲜明 、优质高效、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。

一是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。持续推动勘察设计 、部品部件生产、工程总承包、信息技术等建筑业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,全力打造省会、皖北和沿江3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。目前,合肥市共培育扶持30个智能建造骨干企业,其中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4个 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个 ,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7个 ,重点打造17家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企业(产业基地),充分发挥产业基地集聚效应。

二是支持建设智能工厂。支持施工企业与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,以安徽建工建筑工业公司数字化改造为例,预制构件准时交付率由74%提升至95%,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5%,工期缩短17%,管理人员减少20%,工作效率提升15%,产能提升20%,累计节约成本1200万元 。

三是大力攻关核心技术。依托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,开展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、智能建造技术与产业发展等课题研究,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创新。2022~2023年 ,连续两年召开建设科技成果推介会 ,推动行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,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。创新推动中国建造(安徽)互联网平台建设,搭建“1+2+4+X”架构,广泛推进智能建造、BIM技术应用 ,有效服务建筑业转型升级 。合肥市聚焦智能建造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问题,目前已开展12个智能建造相关科研课题研究项目,推动32项智能建造相关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或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。

 

坚持筑巢引凤 构建服务型人才发展环境

 

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,在行业人才“引 、育、用”等方面持续发力 ,推进安徽智能建造产业链、人才链 、创新链深度融合 。

一是增设专业助“育才” 。鼓励高等院校增设智能建造相关专业 ,职业技术学校培养输送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才 。合肥工业大学、安徽建筑大学 、合肥城市学院及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4家高等院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或方向,2023年9月至今招收学生505名,其中研究生20名,本科生425名,专科生60名 。

二是政企合作促“用才” 。组织召开智能建造专题培训班,不断提升地市建设主管部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能力 。开展智能建造“专家行”品牌服务活动,送政策送技术到企业到项目,实现精准帮扶、锻炼专家队伍、促进项目落地的目的。

下一步,安徽省将聚焦全省发展智能建造的总体目标和发展定位,持续优化工作思路 、狠抓任务落实、完善保障措施 。一是健全标准规范 。统筹国家标准、地方标准、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,研究制定安徽省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。二是推进标准化设计。全面推行工程建设全过程BIM技术应用,推进建筑标准化设计,满足标准化设计选型要求。三是培育智能建造产业。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建设 ,推进勘察设计 、部品部件生产 、工程总承包、信息技术等建筑业上下游企业聚集,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。四是建设试点示范工程。继续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 ,择优遴选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、教育 、医疗、办公等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 。五是推行智能施工管理。积极推动建筑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及应用,支持本地机器人企业研发建筑机器人 ,推进建筑机器人在构配件生产 、现场施工、维保等环节的应用。六是加快中国建造(安徽)互联网平台建设 。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建筑产业链上全要素信息进行采集、汇聚和分析 ,为建筑关联产业提供集成化、数字化赋能服务 ,将其打造为安徽省建筑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和资源配置的核心 ,积极打造智能建造安徽样板。





XML地图